系所简介:
精密工程研究所成立于1996年,其前身为机械学机制教研室公差组、微型技术教研室、精密技术教研室,是机械工程和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是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机械工程以及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组成单位,同时筹建有“微纳制造与纳米测试技术”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微纳制造与测试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陕西省微型机械电子系统(MEMS)研究中心、陕西省微纳传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力地支持机械工程和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研究所共有教师及职工44名,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9人、讲师(博士)13人,助理研究员11人,教师队伍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团队成员荣获首届全国创优争先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青年科技成就奖、陕西省青年科技奖、陕西省青年科技标兵、西安科技人才奖等荣誉称号各1人次。
研究所研究方向包括:微纳机械电子系统与微纳米测试技术、微纳制造与先进传感技术、超精密加工技术与装备、精密测量技术与仪器、生物制造与仪器等。先后承担了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其它国家和省部委科研项目百余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省部级奖项10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发表文章8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30余项,其中美国专利1项,毕业博士、硕士研究生200余名。
师资队伍:
 
  
   姓名  | 
   学位  | 
   职称  | 
  
  
   蒋庄德  | 
   博士  | 
   院士  | 
  
  
   赵玉龙  | 
   博士  | 
   教授  | 
  
  
   赵宏  | 
   博士  | 
   教授  | 
  
  
   景蔚萱  | 
   博士  | 
   教授  | 
  
  
   彭年才  | 
   博士  | 
   教授  | 
  
  
   李兵  | 
   博士  | 
   教授  | 
  
  
   王海容  | 
   博士  | 
   教授  | 
  
  
   赵立波  | 
   博士  | 
   教授  | 
  
  
   赵惠英  | 
   博士  | 
   教授  | 
  
  
   杨树明  | 
   博士  | 
   教授  | 
  
  
   韦学勇  | 
   博士  | 
   教授  | 
  
  
   丁建军  | 
   博士  | 
   副教授  | 
  
  
   乐开端  | 
   博士  | 
   副教授  | 
  
  
   杨玉孝  | 
   博士  | 
   副教授  | 
  
  
   杨青  | 
   博士  | 
   副教授  | 
  
  
   周翔  | 
   博士  | 
   副教授  | 
  
  
   张璐  | 
   博士  | 
   副教授  | 
  
  
   田边  | 
   博士  | 
   副教授  | 
  
  
   刘涛  | 
   博士  | 
   副教授  | 
  
  
   彭锦峰  | 
   博士  | 
   副教授  | 
  
  
   蒋克俭  | 
   博士  | 
   讲师  | 
  
  
   姜涛  | 
   博士  | 
   讲师  | 
  
  
   卢德江  | 
   博士  | 
   讲师  | 
  
  
   赵自新  | 
   博士  | 
   讲师  | 
  
  
   罗国希  | 
   博士  | 
   讲师  | 
  
  
   方续东  | 
   博士  | 
   讲师  | 
  
  
   李支康  | 
   博士  | 
   讲师  | 
  
  
   李村  | 
   博士  | 
   讲师  | 
  
  
   范亮亮  | 
   博士  | 
   讲师  | 
  
  
   马登龙  | 
   博士  | 
   讲师  | 
  
  
   谢玫珍  | 
   博士  | 
   讲师  | 
  
  
   崔乐其  | 
   博士  | 
   讲师  | 
  
  
   王琛英  | 
   博士  | 
   讲师  | 
  
  
   张春伟  | 
   博士  | 
   助理研究员  | 
  
  
   刘阳鹏  | 
   博士  | 
   助理研究员  | 
  
  
   胡腾江  | 
   博士  | 
   助理研究员  | 
  
  
   赵友  | 
   博士  | 
   助理研究员  | 
  
  
   魏翔  | 
   博士  | 
   助理研究员  | 
  
  
   林启敬  | 
   博士  | 
   助理研究员  | 
  
  
   韩枫  | 
   博士  | 
   助理研究员  | 
  
  
   李磊  | 
   博士  | 
   助理研究员  | 
  
  
   陈磊  | 
   博士  | 
   助理研究员  | 
  
  
   仙丹  | 
   博士  | 
   助理研究员  | 
  
  
   张琪  | 
   博士  | 
   助理研究员  | 
  
 
课程教学:
 
  
   承担课程名称  | 
   授课对象  | 
   当前授课教师  | 
  
  
   新型传感器技术  | 
   研究生  | 
   赵玉龙  | 
  
  
   《Modern Measurement Technology》  | 
   研究生  | 
   杨树明  | 
  
  
   微纳米测试技术  | 
   研究生  | 
   王海容  |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 
   研究生  | 
   赵立波  | 
  
  
   微机电系统  | 
   研究生  | 
   卢德江  | 
  
  
   精密测试技术  | 
   研究生  | 
   李兵,丁建军  | 
  
  
   机床精密测量与动态测试  | 
   本科生  | 
   李兵,丁建军  | 
  
  
   传感器技术  | 
   本科生  | 
   赵玉龙、田边  | 
  
  
   工程光学  | 
   本科生  | 
   杨树明  | 
  
  
   工程光学A  | 
   本科生  | 
   杨树明  | 
  
  
   工程光学B  | 
   本科生  | 
   杨树明  | 
  
  
   测试技术(英文)  | 
   本科生  | 
   杨树明  | 
  
  
   工业社会学  | 
   本科生  | 
   彭年才  | 
  
  
   机械精度设计基础  | 
   本科生  | 
   赵立波  |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  | 
   本科生  | 
   赵立波  | 
  
  
   精密加工技术  | 
   本科生  | 
   赵立波  | 
  
  
   传感器原理与技术  | 
   本科生  | 
   田边  | 
  
  
   专业实习  | 
   本科生  | 
   田边  | 
  
  
   传感网络技术  | 
   本科生  | 
   田边  | 
  
  
   MEMS技术及应用  | 
   本科生  | 
   田边  | 
  
  
   传感器原理与MEMS技术  | 
   本科生  | 
   田边  | 
  
  
   传感器原理与技术  | 
   本科生  | 
   田边  | 
  
  
   传感器原理与MEMS技术  | 
   本科生  | 
   田边  | 
  
  
   传感器原理与技术  | 
   本科生  | 
   田边  | 
  
  
   传感网络技术  | 
   本科生  | 
   田边  | 
  
  
   信号处理基础  | 
   本科生  | 
   张庆  | 
  
  
   微纳制造技术  | 
   本科生  | 
   王海容、蒋维涛  | 
  
  
   MEMS技术及应用  | 
   本科生  | 
   王海容、卢德江  | 
  
  
   流体力学基础  | 
   本科生  | 
   范亮亮  | 
  
  
   光电测试技术  | 
   本科生  | 
   赵宏、张璐  | 
  
  
   现代光电测试技术  | 
   
  | 
   赵宏、乐开端  | 
  
  
   光电测试技术与仪器  | 
   本科生  | 
   张璐  | 
  
  
   Optoelectronic devices and applications  | 
   本科生  | 
   张璐  |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  | 
   本科生  | 
   张璐  | 
  
  
   光学基础  | 
   本科生  | 
   张璐  | 
  
  
   数字图像处理(双语)  | 
   本科生  | 
   周翔  | 
  
  
   光电器件及应用(双语)  | 
   本科生  | 
   周翔  | 
  
  
   仪器课程设计  | 
   本科生  | 
   周翔  | 
  
 
教学成果:
著作:
1.蒋庄德,苑国英,《机械精度设计》,2000年,伟德国际BETVlCTOR中国官方网站出版社
2.蒋庄德,苑国英,《机械精度设计基础》,2017年,伟德国际BETVlCTOR中国官方网站出版社
3.赵玉龙,蒋庄德,《传感器技术》,2018年,伟德国际BETVlCTOR中国官方网站教材
4.彭年才,《数字PCR-原理、技术及应用》
5. 王建录,王煜,王恪典,刘义,李兵等. 高温透平叶片精密加工与检测技术,2017年,伟德国际BETVlCTOR中国官方网站出版社
6.王海容. MEMS技术及应用.西安:伟德国际BETVlCTOR中国官方网站讲义,2012
7.王海容.纳米技术概论.西安:伟德国际BETVlCTOR中国官方网站讲义,2007
 
 
 
教学成果奖:
1) 2016年全国大学创业大赛金奖
2) 2016中国(国际)传感器创新创业大赛创新设计类别二等奖
3) 014中国(国际)传感器创新创业大赛创新设计类别三等奖
4) 2013年11月,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最佳创意奖
5) 2013年10月,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交叉创新一等奖,综合二等奖(项目接受CCTV采访,《朝闻天下》播出,首届全国大学生创业基地孵化项目)
6) 2013年6月,第九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陕西省优秀指导教师)
7) 2012-2013,国家级本科生创新实践基金优秀项目
8) 2012年6月,第六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
9) 2013年5月,伟德国际BETVlCTOR中国官方网站第十五届“腾飞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10) 2012年8月,项目获得邀请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夏令营
11) 2012年5月,伟德国际BETVlCTOR中国官方网站第八届“腾飞杯”创业计划大赛银奖
12) 2011-2012,伟德国际BETVlCTOR中国官方网站本科生创新实践基金优秀项目
实验条件:
 
 
 
 
 
 
 
 
 
 
科研成果:
 
 
 
 
 
 
 
 
主持的代表性科研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性质及来源  | 
   项目经费(万元)  | 
   起止年度  | 
  
  
   1  | 
   核酸自动化定量检测与高分辨分析设备研制及应用  |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  | 
   4600  | 
   2012-2016  | 
  
  
   2  | 
   复杂微细结构的激光加工与测量技术及装备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 
   1798  | 
   2017-2021  | 
  
  
   3  | 
   机械装备诊断基础研究(51421004)  |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 
   1200  | 
   2015-2020  | 
  
  
   4  | 
   1500大尺寸超精密非球面车磨复合加工机床及应用工艺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961  | 
   2012-2017  | 
  
  
   5  | 
   用于切削等过程监测的微纳传感器与系统(2013AA041108)  | 
   国家863计划  | 
   784  | 
   2013-2016  | 
  
  
   6  | 
   自动化核酸检测与分析关键技术及部件研制  | 
   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  | 
   760  | 
   2012-2016  | 
  
  
   7  | 
   危化品状态检测MEMS传感器产业化  | 
   国家863计划课题  | 
   648  | 
   2006-2011  | 
  
  
   8  | 
   高可靠超高温在线传感与创成  | 
   973子课题  | 
   625  | 
   2014-2019  | 
  
  
   9  | 
   晶圆表面加工中几何参数的纳米精度在线测量方法与表征  | 
   973项目(子课题)  | 
   360  | 
   2009-2012  | 
  
  
   10  | 
   工业机器人关节减速器生产线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419.17  | 
   2014-2018  | 
  
  
   11  | 
   微/纳机械传感与控制(51325503)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 
   320  | 
   2014-2017  | 
  
  
   12  | 
   微纳传感与测试技术(IRT1033)  | 
   创新团队支持计划  | 
   300  | 
   2010-2013  | 
  
  
   13  | 
   纳米制造中的计量溯源与测试理论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280  | 
   2010-2013  | 
  
  
   14  | 
   RV减速器数字化及高效精密制造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230  | 
   2017-2020  | 
  
  
   15  | 
   非球面光学元件智能化高效高精度磨削机理和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重大项目  | 
   229  | 
   2018-2022  | 
  
  
   16  | 
   油气田监测高性能微传感器及数字化系统  | 
   国家863计划重点课题  | 
   210  | 
   2011-2013  | 
  
  
   17  | 
   精密超精密数控机床创新能力平台  | 
   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150  | 
   2011 -2013  | 
  
  
   18  | 
   精密测量方法与技术  | 
   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项目  | 
   130  | 
   2018 -2020  | 
  
 
主要获奖情况:
 
  
   序号  | 
   获奖项目名称  | 
   奖励名称  | 
   等级  | 
   获奖时间  | 
   获奖人  | 
  
  
   1  | 
   高动态MEMS压阻式特种传感器及系列产品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2017  | 
   赵玉龙、赵立波、田边、蒋庄德等  | 
  
  
   2  | 
   复杂工况三维全场动态变形检测技术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2013  | 
   梁晋、赵宏、洪军、刘志刚等  | 
  
  
   3  | 
   耐高温压力传感器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2007  | 
   蒋庄德、赵玉龙、赵立波、高建忠、王文襄、刘秀娥  | 
  
  
   4  | 
   产品复杂曲面高效数字化精密测量技术及其系列测量装备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09  | 
   蒋庄德 李 兵 丁建军郭俊杰 费 斌 等  | 
  
  
   5  | 
   耐高温压力传感器设计、制备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  | 
   教育部技术发明奖  | 
   一等奖  | 
   2005  | 
   蒋庄德、赵玉龙、赵立波、王文襄、刘秀娥  | 
  
  
   6  | 
   微机械力学性能测试仪  |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04  | 
   蒋庄德王海容赵则祥朱强杨树明景蔚萱  | 
  
  
   7  | 
   激光线扫描三维测量双光刀虚拟网格映射标定方法及装置  | 
   中国专利优秀奖  | 
   优秀奖  | 
   2005  | 
   蒋庄德李兵田世杰隋连生等  | 
  
  
   8  | 
   棉条检测硅微传感器的研制及其应用  | 
   陕西省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04  | 
   蒋庄德、赵玉龙、赵立波  | 
  
  
   9  | 
   高精度三维轮廓测量系统  |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2002  | 
   蒋庄德李兵田世杰隋连生等  | 
  
  
   10  | 
   危化品安全储运状态监测MEMS传感器及系统  |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2012  | 
   赵玉龙、蒋庄德、田边、王瑞、赵立波等  | 
  
  
   11  | 
   SOI(梁膜结合)耐高温压力传感器  | 
   西安市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04  | 
   蒋庄德、赵玉龙、赵立波、余继前、刘秀娥等  | 
  
 
国际交流:
精密工程研究所牵头筹建了微纳制造与纳米测试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引智基地)和教育部“微纳制造与测试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与英国伯明翰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洛杉矶分校、、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英国华威大学、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印度玻色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中心等有密切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签订了人才培养计划,互派学者和研究生。
近五年来,已有20余名博士生及青年教师分别赴与英国伯明翰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洛杉矶分校等校进行博士生联合培养及学术访问交流。
已有英国、法国、泰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多国留学生前来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及短期访学和科研实习。